遇见·景中丨便是最好的三年
漫步景中,了解校史
河北景县中学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
当太阳还未升起
景中的学子们就已经在操场
站成整整齐齐的一排排、一列列
朗朗的读书声在操场上回响
……
身为景中学子
你知道她的历史吗
你知道她有多厉害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景中、了解景中
●千年儒韵长 景中文脉深●
河北景县中学,创建于1951年。
伴随着新中国的时代步履,扎根于尊师重教的传统沃土,承袭着扑面而来的千年儒韵,又融汇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代又一代的景中师生们明德修身,教学相长,立德树人,成功成才,逐步积累积淀成了浓郁厚重的校园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卓越人才和智力支持,擦亮了“儒韵景中”、“和谐景中”、“魅力景中”的教育品牌,在衡水这座“教育名城”中,别有一番风采。
1956年,为适应形势,景县中学设置高中部,当年招生2个班,加上初中部的三个年级21个班,在校生达到了1200余人。至此,景县中学成为了一所涵盖初中、高中的完全中学。
1959年,景县中学首届高中生学业期满,升学率为90%。景县中学在社会公众面前展现了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成为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当年,景县中学被河北省教育厅列为全省80所重点中学之一。
1965年的高考揭榜则是景县中学发展史上的又一辉煌时刻。3个班122人参加高考,117人考入高等院校,其中4人被清华大学录取,1人考入北京大学,5人考入南开大学,9人考入天津大学。倏然间景县中学跻身于“河北名校”之列,与久负盛名的“河北名校”辛集中学比肩,在河北省名列第二。
●复建从头越 再续新辉煌●
1966年,“文革”爆发,学校停课,河北衡水景县中学迎来了漫长的沉寂。直到1978年6月,景县决定:恢复景县中学建制,再续“河北名校”辉煌。
1979年高考,是河北衡水景县中学恢复建校后招收的第一批高二学生参加考试(当时初中和高中都是二年毕业,直到1983年,才恢复为三年学制)。揭榜后的数据显示,景县中学考生高考成绩名列衡水地区第二名。首战告捷的消息传来,校园里一阵欢呼雀跃。当年年底,景县中学被授予“衡水地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990年,恰好恢复建校十二年的关节点,景县中学师生挥别景州塔,搬迁至原二中的校址,新校园空间广阔,师生们第一次进入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教学相长成功成才的舞台无限宽阔。
此次大搬迁,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时,景中已经拥有教学班21个,在校生1600人,教职工118人。
●承千年儒韵 铸名校辉煌●
2014年9月,白东岭调任河北景县中学党组书记、校长。如何延续景中的辉煌,白东岭立足本地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细研精琢儒家文化之精髓,着眼育人理念,塑造面向未来的教育。
“明德修身,知行合一”的校训是景中人共同的价值和追求,是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思想规范和行为准则,发挥着塑造师生人格、夯实精神底蕴、引导师生做人做事的功效。
“明德修身”出自《礼记·大学》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景中将“明德修身,知行合一”作为校训,底蕴丰赡,涵义明远。
“鞭辟近里,精义入神”的教风让景中教师宁静致远、沉默致深、终身学习。
“鞭辟近里”出自《二程全书》: "学只要鞭辟近里”,而“精义入神",则出自《周易》: “龙蛇之哲,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鞭辟近里,既是形容做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这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要做到精讲、善讲,而要做到精讲、善讲,必须达到“精义入神”的高度,就是教师要以自己的渊博知识和超强能力,精研事物的义理,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达到精妙的境界,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化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居敬持志,循序致精”的学风体现着景中学子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行为风尚,也是景中教师教风师德、治学态度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
“居敬持志,循序致精”来自朱熹的《性理精义》: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居敬持志”是读书之本,是指在读书时要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并要坚定志向,是告诫景中学子,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自己的崇高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才能在学习实践中,保持旺盛的斗志,释放顽强的毅力,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地搞好自己的学习,使自己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循序致精”是读书之法,告诫学生要循序渐进,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懂弄通,做到精熟;在读书学习时要悉心体会,反复咀嚼,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能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景县中学的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的命名,也别具匠心。
办公楼:格物楼
教学楼:致知楼
教学楼:正心楼
教学楼:诚意楼
教学楼:明德楼
男生宿舍楼:修身楼
女生公寓:齐家楼
七座楼的名字寓意深刻,涵盖了“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意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为“内修”,“修身、齐家”则为“外治”。精挑细选后确定的楼宇名称,镌刻于楼中央,举目可见,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们的一举一动,青春成长的历程就在儒学明德修身的阶梯上攀援而上,进而终生受益无穷。
在景县中学的教学楼、宿舍楼、餐饮楼上随处可见名句格言,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还有朱柏庐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曾国藩的“以耕读为本,以勤俭为德”……
一条条名言如晨钟暮鼓时刻激励着学生们走好人生每一步。
●放飞●
走进校园,绿树成荫,景色宜人,一幢幢教学楼鳞次栉比,一处处教室宽敞明亮,一组组校园文化建设的长廊图文并茂……教学设施齐全,教学功能完善,办学条件一流,教学成绩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在衡水这一处“教育名城”中独树一帜。
在景中,各式各样的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可以徜徉其中,乐享教育。
诗歌朗诵,熏陶其情;
升旗仪式,热血沸腾;
成人之礼,担当以行;
体育盛会,超越潜能;
红歌比赛,再现经典;
国庆观礼,共图复兴;
情景小剧,文化传承……
景县中学“国旗下演讲”已经进行148期,涉及宪法、禁毒、国家安全教育、环境等92个主题。校长讲、教师讲、学生讲,国旗下的演讲铿锵有力,表现着景中人的情怀与担当。
在这里,还有许多形式多样的常规性活动。法制教育课、国情教育课、时事政治课等,旨在引导学生们了解关心国家大事,增强初心使命的担当感;文明礼貌月、环境保护知识赛、感恩讲演等,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每天改变一点点,做最好的自己。
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有计划地组织与开展班会活动是景县中学的一大特色。它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围绕“自律、习惯、成长、改变”四大主题,由班委会组织策划开展的一种自学管理、自我教育的班级活动,景中致力于将主题班会打造成学生“成长的大舞台、学习的加油站、决战的冲锋号”,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常思真道理,不作假文章。景县中学在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和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的路上一直走得踏实稳健。他们深入挖掘教学规律,在教研组老师的共同参与、群策群力下,自编导学案、固学案,使景县中学拥有一套与本校学情相适应的高质量同步教辅资料。他们在课前充分准备,追求“三精”:精准的计划、精细的教研、精心的备课;在行为上严格要求,追求“三强”:强化执行、强力监督、强调反思;在课堂上因材施教,做到“三抓”:抓基础、抓技巧、抓成绩。
同时,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景县中学突破旧的思想观念,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深入的探索、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开创了“自学现疑→合作解疑→展示评价→运用拓展→总结反思”的“五步教学法”。景中教师良好的教学习惯、景中学子优秀的学习品质在此得到了巩固与提升。
在今天这个新时代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少年
仍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突击队
青少年的担当和作为决定了祖国的未来
在景县中学
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
每天都能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